绿洲
绿洲
【导读】在物欲充斥的心底,给情感留一个柔软的角落吧。灵魂的孤独与生俱来,在漫长的人生之旅中,我们需要认同与依赖、理解和沟通,需要父母之亲、儿女之情、夫妻之亲、朋友之情来点亮灵魂的灯盏。
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情感之于人生,犹如阳光之于树木花朵,不可分离。生活虽然是具体的柴米油盐,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在尽职尽责完成社会角色附予的责任之余,婚姻与情感成了生活和精神的支柱,因此,当物质的追求满足了人的正常生理需求后,不应该再是最重要的,因为不管物质何等丰富,缺少精神之钙的身体都是虚弱的,这时,我们需要精神给生命树起一面旗帜,否则,人活着也就没多大意义。
古往今来,情感是贯穿文学作品的主题。古今中外,那些感动着时代和感动着几个世纪的烩灸人品的文学巨著或名篇,字里行间无一不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无一不闪烁着情感的光芒,无一不是对人类情感的关注和怜惜,即使如马克.吐温那些冷嘲热讽和戏谑的笔触、含泪的幽默背后,都有一颗明朗、温和和仁爱的心。
然而,见利忘义者的增多,特别是在当下这个以“财富品好坏、以物质论英雄”为主导思想的时代,“非富二代不嫁”“非宝马不出阁”和“非诚勿扰”中那些丝毫不避锋芒赤裸裸以金钱来衡量和决定“爱情”归宿的实例,倡导着、驱使着我们不断把生存的目的和意义变成一串串物质数字的叠加,甚至于一些有关亲情的故事里,也深深地烙上了物质的印迹!我们困惑了,认为“情感”这件奢侈华丽外衣包裹下的,也不过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的金钱与物欲,所以,《奋斗》里陆涛的亲生父亲教导儿子:“抓住可靠的物质,过好有限的人生”,这差不多成了大多数人的心声,有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尊师重教、崇尚“知识改变命运”的理仪之邦,倾刻间,似乎所有人都沦陷在物质的旋涡里!
《礼义》中说的“德者,本也;财者,末也”以及贺拉斯告诫的“不义之财必招祸”已显得多么不合时宜!在老观念与新思潮的挤压下,无处不在的观念碰撞成了我们心底的硬伤,无助、迷惑。“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曾经“把酒临风,花前月下,挥毫泼墨”的儒雅文明,在历史的风尘中斑驳得光怪陆离。就连暗夜烛光下的一缕反思,也常常被黎明的霞光冲淡,在又一个白天里,我们不断重复着日复一日的忙忙碌碌,却无暇顾及因何奔忙,“古今如梦,何曾梦觉”!那个《沙女》里不断铲沙的女人发出的诘问:“生存就是为了不断铲沙?还是不断铲沙就是生存?”却几个世纪无人能回答。实实在在的生活,把仅存的一点浪漫与梦想都照射得苍白无力。时光的涡流里,我们早已失去自已,所以,大师言:“阳光下一切事物都失去了本色”。
在物欲充斥的心底,给情感留一个柔软的角落吧。灵魂的孤独与生俱来,在漫长的人生之旅中,我们需要认同与依赖、理解和沟通,需要父母之亲、儿女之情、夫妻之亲、朋友之情来点亮灵魂的灯盏。如果我们不再珍视亲情、真情,这块精神乐土的丧失,会使更多人汲汲于名利、执着于权势,无异于倡导人们更是一窝蜂拥挤于一条道上,相互竞争、推攘、阻挡、践踏!无异于让更多的生命在自已制造的无序和混乱中,走入绝境!
其实,那些深谙人生之道的大家,并没有将人生的支点立足于物质和社会角色,他们深知,人生应轻装简行,可以丢弃一些对自已不太重要的行李:身份、名誉、地位及太多余的财富。因此,从那些有着纵深的生命和情感体验的高尚灵魂的深深古井里流溢出的清冽甘泉,是毫无讳饰的真情,在不经意间总能用一片深情的绿洲点燃起你生命的焰火,就象那个历经艰辛、尝尽宦海苦涩,有着“会挽雕弓如满月”“亲射虎,看孙郎”的豪情壮志的东坡老人,一曲“竹杖芒鞋轻胜马”、“何凡吟啸且徐行”,激励着多少人为大爱和至情,不惜“一蓑烟雨任平生”。
用信仰捧起永恒的理想吧,爱父母、爱子女、爱兄弟姐妹,爱身边的亲戚朋友,爱熟人,爱陌生人,爱所有人,爱所有需要温暖和救助的生命,在日益荒漠化的心底留一个能容纳情爱的温暖绿洲,用那怕是微若星火的一点爱,点亮灵魂的烛光,用一颗从容淡定的心,超越物欲,“从一颗沙里看世界,从一朵野花看天堂”,不诱于誉,不恐于诽,芬芳身心,恬静自我,使生命获取更有意义的价值!
【责任编辑:可儿】
癫痫病有哪些治疗手段癫痫病治疗技术